找到相关内容173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吴越之地的舍利文化

    年(1382年),太祖朱元璋赐名“阿育王禅寺”,称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山。明清之际,寺殿数度倾坍。现存寺庙是清康熙十九年(1680年)由住持法钟重修。据说道世在唐代列出的十九座阿育王寺,完整保留到至今...道世《法苑珠林》所记吴越之地多处,如:“扬州西寺立塔,久旱,舍利入境,夜雨普洽。”又“吴州大禹寺立塔,舍利泛度五江,风波皆不起;又放神光,获得紫芝。”又“苏州虎丘山寺立塔,掘基得一舍利,空中天乐,人皆闻...

    宫哲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3041397.html
  • 回鹘文《荀居士抄金刚经灵验记》研究

    的记载,如道宣《集神州三宝感通录》卷三(A)、李肪《太平广记》卷一〇二(B)、道世《法苑珠林》卷一八(C)、《金刚般若经集验记》(D)、《金刚经感应传》(E)、《金刚经纂要刊定记》卷五(F)、《大唐内...内容丰富有趣,极具感染力与说服力,因而成为高僧大德弘扬佛法,阐明因缘业报理论的有力工具,常有僧徒留心集录,如唐代出现的道世编《法苑珠林》、道宣编《集神州三宝感通录》等,正是此类作品的结集。这里所述回鹘文《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2143260.html
  • 传统佛教的文学观

    业障,是罪恶之因;一种是把文字当成般若,是解脱之缘。以下试由几组佛教的概念加以阐述:   1。掉悔与道悟:唐.道世《法苑珠林》解释掉悔盖云:   掉悔盖者有三:一口掉者,谓好喜吟咏、诤竞是非、无益...掉悔为五盖之一,谓覆盖心性,令善法不生之烦恼。掉悔盖,心之躁动(掉),或忧恼已作之事(悔),皆能盖覆心性。而在道世所举的三种掉悔中,第一好喜吟咏、第三思惟文艺,皆与文学有关。因此若从佛教修行的角度来看...

    汪娟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4139476.html
  • 敦煌佛教灵应故事综论

    自来高僧大德每有留心集录,如:唐、道世编有《法苑珠林》;道宣编有《集神州三宝感通录》……等,正是此类作品的结集。   事实上,此类故事自隋唐以来,即普遍流传于广大民间,且...》,道世编入《法苑珠林》。   7。《法华经》感应记(拟题)   敦煌写本P。3023抄录有一则有关持诵《妙法莲华经》的灵应故事。此故事为其他有关的《法华经》灵验记所未见。   8。〈羯谛真言〉...

    郑阿财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4239477.html
  • 论陈垣:《中国佛教史籍概论》(1)

    它们。这些书的第一种是属于“纂集”一类,它是:  唐释道世(卒于668以后)的▲《法苑珠林》百卷 。  这部书在大正藏编号二一二二,属于《事汇部》的典籍。而本文视之为“纂集”的原因,盖道世将佛家种种...,所引典籍,除佛经外,约有百四十余种”(注32)。由于大量抄摭典籍成书,故谓之“纂集”。道世著书目的,除了方便究心佛学的人寻检而外,更多少带有调和中印文化的意味,书中引佛教以外的典籍百余种,就是要借著...

    曹仕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4245824.html
  • 《法苑珠林》所引外典之研究(1)

    中,則多歸在史部,可作唐人視 志怪為史的有力證明。 道世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,以本土故實,來驗證佛經所 說不誣,說明佛教理論,是一種普遍的真理,在...,必須對他的引書狀況,作進一步的分析。 二、引書詳目 《法苑珠林》之外典引文,除少數是道世自記所聞外, 絕大部分載其書名,以表示其說有徵,不是虛構,甚...

    陳昱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3546266.html
  • 汉魏六朝佛教之“地狱”说

    Naraka,本义为恶人,或说是苦器:乃指恶人受苦之处而言。“泥犁耶”、“捺落迦”、“地狱”,三者异名而同实。其中以“地狱”一词,最为普偏,沿用最久。唐代道世、宋代法云,在他  们所撰书中,曾综归各家,对这三者得名之因,作了解说:唐.道世《法苑珠林》卷七“地狱部”:  “问曰:‘云何名地狱耶?’答曰:‘依《立世阿毗昙论》云:“梵名泥犁耶。以无戏乐故; 又无喜乐故; 又无福德故; 又无行出故; 又因不除离...

    萧登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347474.html
  • 论佛道儒三家伦理的关涉——以五戒与五常为核心

    争论变得十分激烈。[59]所以,佛教与儒家伦理的交涉、融和便显得十分必要和盛行。除了法琳《辩正论》直接引用《提谓经》以外,我们在道世《法苑珠林》卷八十八《五戒部》的“述意部”中也发现了他对五戒与五常的...道世认为,五戒与五常的关系是一种因果法则,五戒为因,五常为果,受持五戒,五常便自然显现。所以他说:“受持不杀之因,自证乎仁义之果。”   唐代中期,除了天台宗的湛然引用《提谓经》说明五戒与五常的配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4552574.html
  • 华林寺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开发建议

    未提到广州的阿育王塔,但正如道世在《法苑珠林》中所说,“同见闻者,略述二十一条,余之不尽者,备如广传”[14]。就是说,虽然没有记载进来,但并非其他地方就没有。  华林寺所藏阿育塔原来位于罗汉堂内,而...202页上。  [12] [唐]道世《法苑珠林》卷三十八,《大正藏》第53册,第585页上。  [13] 按照学术界的观点,阿育王之领土未曾达到中国,所以其所建之塔留存于中土应无可能。  [14] [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5361878.html
  • 比丘律仪与比丘尼律仪

    要疏。  智首之弟子,道宣、道世、慧满等。道宣从智首律师受具足戒,从首听律经二十遍,后入终南山,居纻麻兰若,大阐四分,制作宏富。四分律至道宣律师,而成为中土大乘八宗之一——律宗。约其要旨,大端有三:一...方便善成,顺彼受体。4戒相,形之于身口,则美德外彰;或列之于文,亘通篇聚。道宣所倡四分一宗,受随相称,行相备足,大小途和,解行相应,以有如此之特胜,故古今大德俱共叹美,大小各宗,并承依学。  道世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3562911.html